名称由来

  鹰潭以驻地旧名鹰潭坊得名。其信江南岸龙头山下有一深潭,“急流漩其中、雄鹰舞其上”,故名鹰潭。唐以来属贵溪县地。明万历年间曾设神前司。清乾隆三十年(1765年)置鹰潭巡检司,同治三年(1864年)设鹰潭镇,属贵溪县。1957年升县级鹰潭镇。1958年复为贵溪县辖镇。1960年再次升为上饶专区直辖县级镇。1979年改镇为县级鹰潭市,属上饶地区。


  1983年升为地级鹰潭市,原县级鹰潭市境置月湖区,上饶地区贵溪、余江2县来属。1996年贵溪撤县设市。

饮食文化

  贵溪捺菜


  “龙虎山道菜”,是江西最具特色的菜干。酸、甜、脆、咸、辣皆备,色、香、味俱全。


  贵溪灯芯糕


  “龙兴铺”,江西省鹰潭市贵溪老字号,始于明代,已有400多年历史,是由当时在贵溪做生意的抚州商人薛应龙创立的。


  余江茄干


  茄干是当地民间的风味特产,具有500多年的生产历史。主要原料有茄干、辣椒、米酒、蔗糖及多种辅助原料。产品获得1997年江西省新产品新成果金奖。


  宫廷桃酥王糕点


  2018年4月1日—2日,由鹰潭市人民政府、全国工商联烘焙业公会主办的第一届中国(鹰潭)中式糕点博览会暨首届中国(鹰潭)桃酥节在江西省鹰潭市举行,这是江西省首个以中式糕点为主要内容的博览会开幕式上,鹰潭被授予 “中式糕点之乡(桃酥)”称号。

文化传承

  为传承中国道教文化,体现中国道教发源地,2002年5月鹰潭市路监局对月湖区交通街至中心广场内环街区更名上清宫路、仙岩路、正一观路,总长约2公里。在江西省鹰潭市境内的龙虎山张道陵炼丹处。据《龙虎山志》记载:第四代天师张盛自汉中迁还龙虎山之后,曾在此建祠祀祖。五代南唐时在此建天师庙;北宋崇宁四年(1105年),第三十代天张继先奉敕修葺,徽宗时改天师庙为演法观。明嘉靖三十二年(1563年),世宗赐帑重修,并改演法观为正一观。